【瑞金叶坪】华屋70年,17棵青松“讲述”红色传承
2019/09/29 来自 赣州智研院


17位青年参军

在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的后山上,17棵青松参天而生、傲然而立。上世纪30年代初,为打破敌人“围剿”,中央苏区开展大规模扩红运动。华屋的43户群众积极响应,将17位青年壮士送入红军队伍。

1934年,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前,这17位红军战士回乡与亲人道别。大家商量,临行前每人到后山种一棵松树,约定革命胜利后一起返乡。他们还作出承诺,如果有人回不来,活着的人不仅要为阵亡的战友照顾好父母,而且还要照看好这些松树。

17棵青松茁壮成长

在赣南人看来,松树代表着万古长青与坚贞不屈。17位红军战士深知,参加革命就意味着牺牲,栽下这些松树,就是要坚信:“青松常在,革命必胜!”无论自己能否活着回来,四季常青的松树一定会见证胜利;即使牺牲了,苍翠挺拔的青松也一定会替自己守护家园、荫泽后人。

这一年,17位红军战士中,最年长的39岁,年龄最小的仅15岁。

青松依然在,未见儿郎归。80多年来,17棵青松在乡亲们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。然而,当初栽种它们的红军战士,却杳无音讯、一去不返。朝思夜盼的华屋人,经多方打听,得知这些亲人都先后牺牲在长征途中。他们,或许牺牲在了湘江、或许躺卧在了雪山、或许长眠在了草地……

59贫困人员的华屋


华屋小组位于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,因整个村庄姓华,故称华屋。苏区时期,仅有43户人家的华屋,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红军,是远近闻名的红军烈士村。由于战争创伤,加上资源禀赋、交通条件、产业结构等因素,华屋曾一度成了贫穷的代名词。华屋的贫穷落后,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贫困的一个缩影。苏区时期,瑞金有24万人口,参军参战11.3万人,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,留下姓名的烈士达17373人。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,瑞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但是,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特殊困难。

以前的华屋村,村里的青壮年男子几乎都外出务工,留村的只有老人、妇女和孩子,靠种地或吃低保为生。村里119户462人,就有五保户、低保户等各类贫困人员59户212人。

那时的华屋,家家住的是土坯房,睡的是木板床,用的是土灶台,整个村庄都非常贫困,2012年以前,村里都还找不到电视机、冰箱等电器,贫困程度难以想象。

70年后的华屋

七十年后的今天,这个远近闻名的“网红村”华屋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。

2012年《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》出台后,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扶持下,华屋村开始了新华屋建设搬迁工程。

华屋村按照统一规划设计、统一平整土地、统一施工建设、统一分配住房的原则,建成了66套规划整齐的住房,并建成了1.8公里的环村柏油路,架设了1.5公里高压电线路,建设了村级卫生室、垃圾污水处理设施、景观绿化带和公厕。走进华屋,一条水泥路把村子分成两边,一边是一排排白墙黛瓦的新楼,另一边是村里特意留着的一间间斑驳开裂的土坯房, 村前则是一片绿油油的蔬果大棚。

乘着脱贫攻坚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,如今的华屋人不仅住上了小洋房,还发展起多元产业,吃上了旅游产业饭。瑞金市把华屋红色乡村旅游纳入了全市旅游整体营销,利用重要节假日策划开展系列文化旅游活动,做旺红色乡村旅游人气。人口不到500人的华屋小组,举办了“首届乡村旅游节”和“元宵民俗文化乡村旅游节”,吸引了游客近20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800万元,带动了周边1000多人脱贫。同时,瑞金市大力发展红色品牌农业,对华屋传统养蜂产业进行包装,注册“17棵松”蜂蜜,通过“农家书屋+电商和农村e邮”文化扶贫工程,迅速成为网上畅销产品;利用“红军村”的影响力,发展观光农业,山上种植油茶、脐橙,田里种植大棚果蔬,打造了初具规模的观光农业示范园。如今,华屋整村实现全面脱贫摘帽,成为红色文化旅游特色村、脱贫攻坚示范村、苏区振兴样板村。

岭上葱茏,青松挺拔。华屋后山,“17棵青松”的故事催人泪下。华屋蝶变,激荡着一代代追梦人的奋斗凯歌。如今,远近闻名的“红色村庄”华屋,变成了一座富有浓郁客家特色、功能齐备、内容丰富的旅游新农村。在华屋人人当起红色宣传员,个个能讲革命故事,家家户户开起家庭旅馆。时代在变,华屋的信念永恒。

赣州红色智能旅游以保护先辈们留下的红色数字遗产,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为己任;用数字记录革命历史,用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的思想传承绘制初心地图。

扫描二维码
关注赣州智研院微信公众号